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或慢性前列腺炎/慢性骨盆疼痛綜合症是會導致男性盆腔疼痛的一種疾病。
慢性前列腺炎/慢性骨盆疼痛綜合症的主要特徵是骨盆或會陰疼痛,且沒有尿路感染的跡象,並持續超過 6個月,症狀可能時好時壞。痛楚的程度可以從輕微至使人虛弱。痛楚可散發至背部和直腸,令人坐下時感到不舒服。可於會陰、睪丸、陰莖前端、恥骨或膀胱等感到痛楚。排尿困難、關節痛、肌肉痛、不明原因的乏力、腹痛、陰莖灼痛也是常會出現的症狀。
慢性骨盆腔疼痛不是病,而是由神經、肌肉、內分泌系統交互作用下產生的一種症候群;但卻困擾超過 15%的女性,由於涵蓋的器官組織太廣且又深受著行為模式或心理、精神狀態的影響,使得其有多樣性的表現。
慢性骨盆腔疼痛被定義為「持續六個月」的骨盆腔疼痛且已影響日常作息。病理成因不一,但可概分成兩群,一是源自內臟自體的痛,二是源自神經系統的痛。前者則隨著原發體表或內臟的不同而有定位上的難易或尖銳、頓痛之分;神經痛的表現則偏向燒灼、撕裂感且伴隨其對應神經節皮膚的感覺異常。
慢性骨盆腔疼痛所牽涉的器官除了生殖器外,以尿道、大腸段,甚至骨盆底層、骨盆骨關節部分,下腹壁甚至股關節都可能引起骨盆區的疼痛。
慢性骨盆疼痛綜合症是免疫、神經和內分泌系統與心理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導致。壓力令下丘腦 -垂體 -腎上腺軸功能失調,和腎上腺皮質激素(內分泌)異常,以及出現神經源性炎症、肌筋膜疼痛症候群。是由於過去的創傷、感染或焦慮性格導致局部神經系統的失調,慢性無意識地繃緊骨盆(受神經細胞釋放物質(如物質 P)的調節)亦會導致炎症。前列腺(和泌尿生殖道其它部分:膀胱、尿道、睪丸)亦能因長期活化在骨盆神經端部的肥大細胞而發炎。
骨盆腔疼痛症候群困擾著許多患者,反覆抗生素、止痛藥或婦女陰道塞劑的使用,卻無法根治此症,患者常遭受數年的骨盆腔疼痛,反覆的發作,無法根治。
針灸治療骨盆腔疼痛症候群,主要是提高免疫力,預防反覆感染;針對骨盆腔疼痛,透過頭皮針、耳針、舌針、體針給予靈活搭配治療。臨床上頭針常用穴位:額旁三帶、額中帶、百會透太陽;耳針則常用骨盆腔相關穴位;眼針常用肝、下焦穴;舌針常點刺舌根區;體針常用穴位如下;關元、氣海、天樞、中極、大巨、水道、陰陵泉、三陰交、太沖。充足的睡眠,避免過度勞累和壓力,適度運動,有助本症改善。
(作者陳俊銘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、崑山科大助理教授)